正字戏的形成
随着正字戏艺术的丰富发展,同冶以后,正字戏开始设科班,实行童伶制的白字戏班中,学艺满五年零四个月的青少年合格者,才能上正字戏班拜师,再学艺五年零四个月,前辈认为合格,才定为“三块班出身”的合格演员。从此,经过系统培训的人才不断涌现。
同时,因为人员的丰富,各演出行当也慢慢形成,现存同治十一年(1872年)贝淑仪手抄《荆钗记》演出本,已经标有生、旦、外、占、末、丑、净、夫、小、杂10种演出行当。
同冶十七年,正字戏班增加到七班,曾由著名乐师李赐领头筹建梨园会馆。清朝末年,戏班增加到20班,而且此后海陆丰成了正字戏唯一植根之地。
碣石玄武山、捷胜后山等几个大演出点,每年至少演一个月或一个半月,每天上演剧目有一至二个文戏,而且同一戏台,同一年中剧目一般不重复,故戏班保留了160多个文戏和2500多个武戏。
自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开始,一年一度,一直相沿至1951年,延续201年不间。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全国罕见,而且也是正字戏艺人一年一次的切磋艺术、交流经验、培养各行当接班人的黄金时间和最好场地。
1925年秋,正字戏正生郑乃二等在海丰发起成立梨园工会。当时海陆丰三个剧种(正字、白字、西秦)20多个班的演员都先后加入这个组织,郑乃二当选为梨园工会主席。至1927年冬,会员发展到近千人,海陆丰戏曲艺人第一次有个自己的组织。
同年秋末,正字戏荣福班赴泰国曼谷作长期演出,班主是曼谷一家华裔商户。主要赏有林妈璋(武生)、林森(乌面)、阿全(正旦),余五(旦)等。剧目有《三战吕布》《赵云救主》《凤仪亭》《辕门射戟》《白门楼》《翠屏山》《武松杀嫂》《铁弓缘》等。
1928年农历五月,正字戏荣福班赴安南(今越南)、香港演出,先在西贡大升戏院演出10多场,再到香港湾仔丽舞台演出10多场,然后回国,历时一个多月。具体负责人为方照隆(艺人称“尾爷”)。主要演员:陈味(武生)、阿端(乌面)、斑殿(红面)、李贤(正生)、陈家声(正旦)、陈庆吼(花旦)、陈古(白扇)等。剧目有《三战吕布》《赵云救主》《樊梨花下山》《樱桃记》《凤仪亭》《翠屏山》《武松杀嫂》《铁弓缘》等。
1936年秋,正字戏永丰班赴香港油麻地普庆戏院演出七场。主要演员:番仔贺(乌面)、林乃钗(红面)、何娘安(白面)、木炎(正生)、妈庆(正旦)、阿规(武生)等。演员剧目有《三战吕布》《赵云救主》《辕门射戟》《姜维射郭准》《三气周瑜》《秦琼倒铜旗》《五台会兄》《琵琶记》《武松杀嫂》《翠屏山》《凤仪亭》《刺梁骥》《破岱州》等。班主郑志盛,代理人何娘安等。
到了1940年代,因战乱、饥荒等原因,正字戏又趋向衰落。
新中国建立后,在“双百”方针指引下,1960年前后,在政府统管下,陆丰县双喜正字剧团与海丰县永丰正字剧团合并成立汕头专区正字剧团,海陆丰正字戏恢复并有所发展,先后整理、改编、排演了《荆钗记》《六郎罪子》《张春郎削发》《渔家乐》《方世玉打擂》《貂蝉舞旗》《龙头钗》《五台会兄》《八仙闹海》《武松杀嫂》《秦琼倒铜旗》《狄青见姑》《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赵云救子》《三战吕布》《连环记》《白门楼》等传统剧目,移植排演了现代戏《社长的女儿》《焦裕禄》《琼花》《红灯记》《龙江颂》《平原作战》《智取威虎山》《盘石湾》等剧目,均得到广大观众的赞扬。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字戏又受到很大破环。
1980年,政府整合了汕头专区、陆丰县两个正字剧团的艺术骨干,重新成立陆丰县正字戏剧团,正字戏的发展逐渐恢复生机,出现了二度繁荣的局面。1983年,陆丰市正字戏剧团作为当时全国首个赴港演出的县级剧团,带去了10多个传统剧目,在香港连演10场,誉满香江。1992年以《古城会》一剧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获剧目奖,广东省文化厅追加吴亮(饰演关公)为表演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