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戏的综合概述
正字戏,亦称正音戏,用“中州官话”(正音)唱念,是一个多腔种的古老稀有剧种,于明初流入粤东,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是宋元南戏的遗响,也被称为戏剧活化石。
这种古老剧种的流传,与流行于福建、台湾的四平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据碣石玄武山碑记载,正字戏双喜班是由海丰台涌乡黎承柱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其班底就是来自福建的四平戏。20世纪50年代,正字戏双喜剧团到闽南演出时,还与当时仅存的老艺人曾宪乙等交流,进一步发现了两个剧种在唱腔、剧本、表演方面的相同之处。
明初时期,随着正字戏的流传,海丰、捷胜、碣石卫军的城隍庙戏台,均成了正字戏盛演的舞台,每逢开演,便人山人海。为何正字戏得以在粤东、海陆丰等地长期盛行呢?
首先,这得益于上述地区的自然环境。因上述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河流支系众多,所以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农业相对发达。因此,上述地区自古以来就民风淳朴,人文蔚然,为戏曲的扎根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其次,当然也离不开正字戏自身的艺术魅力。正字戏表演风格古朴、气派宏大,各种排场运用自如,还善于表现各种历史、军事场景。它独特的特技、逼真的形式,往往能让人身临其境,其精彩程度可见一斑。
除了正字戏自身的艺术特点之外,它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也是其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正字戏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当地的宗教信仰、祭祀活动相结合,使得它与当地人民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甚至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心理、习俗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尽管正字戏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正字戏中的许多传统技艺随着艺人的逝世而失传,正字戏的发展开始显露出疲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种种原因,正字戏的传统剧目逐渐辍演,文戏的上演已极为稀少,艺术质量也大为下降,剧员改行、观众流失。1993年后,专业的陆丰正字戏剧团也长期瘫痪。业余剧团也只剩下3个。这几个剧团目前均存在着行当不全、编导音美人员奇缺、经济困难、人才青黄不接、艺术水准低下等诸多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来,我国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字戏的拯救计划也被提到日程上来。2003年,中共陆丰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抢救正字戏领导小组,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这一抢救工作。因此,剧团得以招收一批男女青年学员和赶排出十几部以前演出的剧目,加快了投入文化市场的脚步。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加大投入,奠定了剧团的物质基础和运作能力,自重建剧团一年多来,已先后排出十二个旧时演出的剧目,同时还收集整理了一些正字戏的传统剧目资料。
正字戏有传统剧目两千六百多个,分为文戏和武戏两类。文戏有明代宣德七年的《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及嘉靖年间的《蔡伯喈》南戏抄本和一批较完整的清代、民国抄本,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记录本。《三元记》、《五桂记》、《满床笏》、《月华缘》"四大喜戏",《荆钗记》、《葵花记》、《琵琶记》、《白兔记》"四大苦戏"和《忠义烈》、《千里驹》、《铁弓缘》、《马陵道》"四大弓马戏"统称十二真本戏。武戏多为连台本戏,如《三国》、《隋唐》等;
正字戏的唱腔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弋阳腔、青阳腔、四平腔等养份来丰富自己,形成了正字戏以正音曲(包括弋阳腔、余姚腔、青阳腔、四平腔等四种腔调)和昆腔为主要腔调的风格;
正字戏的脚色行当经不同时期的变化和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发展,从最初的生、旦、外、净、贴、末、丑七行当,逐渐形成了红面、乌面、白面、正生、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帅主、公、婆、丑等十二行当。
长久以来,正字戏以其独特的地方艺术特色,得到国家和省内外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和赞誉,被誉为“中国戏曲初生之际的艺术遗留”和“中国戏曲艺术的珍贵财富”。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字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