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戏的发展

正字戏,本名正音戏,因唱“官腔”(正音)而区别于用闽南语系方言(白字)演唱的地方戏。正字戏早期为南戏一支,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75年潮安县出土明宣德七年(1432)的手抄本《刘希必金钗记》(卷末题“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卷终下”)。嘉靖抄本《蔡伯皆》也以“官腔”(正音)唱念。嘉靖刻本《荔镜记》、万历刻本《潮调金花女》均有“正音”曲文。

正字戏明初即在海陆丰扎根。陆丰南部碣石湾畔,自宋代起设防保疆,明洪武年间建卫,相传当时驻扎有士兵万余人,均来自安徽、江西。士兵平日喜欢饮酒作乐、聚赌博弈,时有寻衅滋事。于是,军队的曹总官先后从温州、弋阳等地聘来正音戏班,此后每逢演出,士兵便蜂拥而至,打架斗殴之祸迎刃而解。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正字戏的火种在陆丰燃起。海丰城隍庙戏台、碣石卫军城隍庙戏台、捷胜城隍庙戏台均在明洪武年间建成,这些戏台一直相沿盛演正字戏。历史上,海陆丰正字戏与流行于福建、台湾的四平戏有密切渊源关系。据碣石玄武山碑记记载,和在世老艺人林意强、庄子福等的记述,正字戏双喜班由海丰台涌乡黎承柱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其班底来自福建四平戏。已故正生孙禄的师傅也是四平戏艺人。20世纪50年代,正字戏双喜剧团曾多次到闽南演出,与当时仅存的老艺人曾宪乙等交流,发现两个剧种的唱腔、剧本、表演大多相同。

正字戏在其发展过程中,随着各种声腔的不断兴起,它又吸收弋阳腔、青阳腔、四平腔等养份来丰富自己。中国戏曲史专家张庚的《中国戏曲通史》指出,弋阳诸腔擅演重大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历史戏,净角已正式形成一种正剧角色,并扮演了剧中的主要人物。而正字戏行当体制是由四大行(红面、正生、正旦、末)、四小行(乌面、武生、花旦、丑)的八角制发展到九角制(增加婆角),再发展到十二行(增加白扇、白面、帅主),且向来是把净行摆在首要位置。表演又是粗犷、豪放等等,酷似弋腔。正字戏今存《古城记》、《金貂记》、《草庐记》等在曲文上与弋腔古本一致,在唱腔与今存江西等地弋阳腔相近。而《琵琶记》、《白兔记》、《绿袍记》、《罗帕记》等则与青阳腔(徽调)古本文字一致,部分唱腔与今存安徽等地青阳腔相近。总的来说,唱正音曲的剧目在曲白、唱腔上又与今存高腔剧种相同或相近。

正字戏也吸收了很多昆腔剧目,多唱连套北曲。有出自北杂剧的《昊天塔》、《马陵道》等。也有出自明中后期至清初的传奇,如《渔家乐》、《义侠记》、《翠屏山》等。

清代以降,正字戏也吸收吹腔、皮黄以及小调戏的剧目和唱腔,清末又大量发展讲史提纲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