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戏的砌末道具

正字戏所用的切末道具,因上演众多的武戏,故道具很多,几乎涉及生活的每个方面,除一些桌奇体积相对较大外,其余种类大体有布轿、船桨、马鞭、布城、云梯、帅旗、令旗、五色旗、车轮旗、七丈旗、黄罗伞、朝笏、印斗、签票、大帐、小帐、纸扇、葫芦、拂尘、拐杖、木雨伞、包袱、水桶、灯笼、彩绢、果品、烛台、文房四宝、圣旨、令箭、惊堂木、壶盘等饮宴用具,以及夹棍、家法、打板、藤条、枷板、刀枷、五指山夹、虎头铡等刑具,装饰类的桌围、椅帔、床帐、跪垫、代表猎物的用具如代表雁、兔之类的物品,代表婴儿的“太子爷”等等。

正字戏砌末多系竹、皮、布、纸制成。竹为杆,缝上牛皮,作枪刀把子,刀枪把子有七星刀、丈八矛、方天戟、白银枪、斧头、虎头枪、蝶头枪、乌毛枪、双虎剑、大板刀、叉等;竹扎骨架,罩上布作布马;竹扎纸糊,作大船、小船。还有古老的“头套”和假面具,常用的有“三头”、“四壳”。三头即“虎头”、“驴头”、“鸟头”;“四壳”即雷公壳:魁星壳、土地爷壳、福壳。“头套”也是竹扎布罩而成,假面具则是在泥做的模型上,糊刷多层藤纸,晒干后脱出来的厚纸壳。舞台陈设简单,只有一桌两椅,中挂一幅大竹帘,它和两侧“卷壁”,隔开前台、后台,保留了元杂剧的舞台形态,正字戏又有“竹帘戏”之称。

正字戏中最有特色的道具是布马。布马用竹缚成马头、马身骨架,罩上布,布下垂及足,马身马头马脚彩绘,耳朵尾巴鬃毛另制粘上。马身分为两段,分别挂于角色的腰前和腰后。布马有红、白、棕、胭脂等几种。其外观类似真马大小,外形很相似,由演员“骑”上在舞台表演,称为“跑布马”,过去正字戏有六只布马,分别是红、白、乌、黄、棕、胭脂六色。跑布马始于何时,确切的时间难以知道。据说,清末前凡脚色骑马都骑布马,薛仁贵骑白马、关羽骑胭脂马,到民国初年以后,只有《六国封相》《射郭准》《大花会戏》中的脚色才骑布马。现在,舞台上还表演跑布马的剧目就只有《射郭准》了,另两个剧目已经多年没有演出。

布马用竹缚成马头、马身骨架,罩上布,布下垂及足,马身马头马脚彩绘,耳朵尾巴鬃毛另制粘上。马身分为两段,分别挂于角色的腰前和腰后。布马有红、白、棕、胭脂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