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戏的舞台美术概述

正字戏在海陆丰流传很久,其舞台艺术是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形成的,既保留着中国古代传统戏曲的舞台特征,又形成自己突出的特色。

正字戏有文戏和武戏之分。文戏的表演保留有帮腔和滚调,演唱形式多样化;有独唱、对唱、接唱、合唱。表演过程中有插科打诨、长篇口白以及哑剧表演;文戏主要以生、旦为主角,表演细腻而富有韵味。武戏的表演,舞台程序化很强,有许多排场以及固定打斗场面;演员有许多身段、功架,动作粗犷、气势雄浑。武戏的功架与南拳有很大关系。

这些特征是武戏的表演特征,是海陆丰戏曲的特色,且武戏的特征不同于其他剧种的武戏。

舞台美术包括化妆、服装、砌末道具、灯光布景、舞台效果几大类别。

正字戏的服装,以服装、头盔、巾帻、髯口、靴鞋、靠旗几方面组成。服装的种类繁多,可分男装女服、蟒袍将甲、官服民衫、短褂长裙等等为诸多角色配套的样式,过去多购自于广州,1978年恢复演出后,服装多到潮安、汕头购买。2003年还到上海采购过戏服,与京剧服装相同。

服饰中最重要的是头盔。正字戏的头盔品种多,全部是手工制作,其中武戏所用的头盔,具有自己的特色。最传统的头盔,叫头包盔,有红色、绿色、灰色、青色等,在戴额前的头盔之前,必须先将头包围戴在额头上,然后再戴上额前的奇峰盔。

根据行当角色的需要,头盔、巾帻的类型也颇为多样化。正字戏的头盔比较稳重堂皇,古朴中见精巧。表面全部或大部系细线条组成的半立体的花纹图案,贴印古版金膜。有整顶金色的,有金色为主杂以黑、红、青、白各色的。缨子或青或红或黄,每顶一般五颗至几十颗。计有文帝盔、武帝盔、帅盔、霸主盔、太子冠、狮子盔、乌龙盔、罗成盔、秦琼盔、九龙标、虎头盔、风炉盔、城仔盔、角老盔(相盔)、李敕文(王盔)、金监、花纱、乌纱、尖匙、圆匙、太监匙、仙姑搭、太监盔、文凤冠、七朵花公主盔、南塘镜、将笠、乌龟笠、中军笠、渔婆笠、罩圈等30多种,近百年来,全部由惠来县隆江镇头灰炳、陆丰南塘镇阿武两家,沿用传统的原料、方法来制作。

巾帻多为单色,只有简单图案。计有公子巾、飞巾、六角盏、员外巾、相巾、解元巾、老人巾、刽子巾、秀才巾、官巾等20多种,向来由戏班艺人沿用传统原料、方法制作。现今,基本在戏剧服装厂购置。

髯口为男性角色所特有,其造型从疏到密、从短到长,色彩不同,各具特点。计有满髯、短髯、三绺、五绺、虬髯等20多种。

靴鞋相对种类较少,生、净、外、末以靴为主,分高靴、中靴、快靴,且着彩鞋、粉鞋,婆则着黑镶鞋,丑角常用薄底尖头鞋,各角色分别适用各类靴鞋样式,但丑角例外。

靠旗为四面,挂在武将后背上,形成左右各两支斜插的形状,衬托角色的气势和威武。旗帜为多种颜色,与演员服装相配。正字戏传统的靠旗为四方形,现经革新已更换为三角形,旗身飘逸,抖动威武,煞是气派。

正字戏的舞台陈设比较简单。前台与后台用竹帘和卷壁隔开。“竹帘高三米多、宽二米多,上面福禄寿图案,挂于正中。40年代以后,竹帘改为布帘,图案不变。“卷壁”即门帘,黄作底色的,图案为浮绣的红龙,悬挂于出入门。历来都对这种图案特别重视,非这种图案不用”,前台场上“只设一桌两椅,挂桌裙椅幔。文场武场,咸皆通用”。

建国后,正字戏对舞台布景不停改革,80年代以后,舞台陈设在保存传统特征的基础上,多依剧目及剧情来设计,布景和舞美或多或少地融入了现代生活的内涵。

舞台灯光的情况,在海丰歇后语中有保存,即“戏老虎拍破火钵盆——坏了正经事”。戏老虎,指演员扮演的老虎;火钵盆,旧时戏台照明用的火盆。据此可知,过去夜间演戏是用火钵盆照明的;现在则使用电灯照明了。

正字戏的砌末道具比较多,因为正字戏武戏多是扮演历史演义、明清小说,许多实物都变成了正字戏武戏的道具。其中最多重要的是布马,这是正字戏的特色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