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戏的综合概述

西秦戏,又称乱弹戏,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源自明代西秦腔,即秦腔、甘肃调。甘肃在陇山之东,古为秦州属地,地处秦国之西,故此秦地习惯称之为“西秦”。西秦腔是明代在甘肃产生的戏曲声腔,形成初期和秦腔同为一物。

据西秦戏艺人传说,海丰的西秦戏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秦腔史探源》中说,明万历年间,陕西陇右(今甘肃天水)有位刘天虞(同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挚友)来广州做官,带了个西秦腔班子,经江西流入粤东、闽南、台北一带,后来在海陆丰地区扎根,与当地民间艺术、语言结合,逐渐游离于本腔(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西秦戏。而在甘肃一带,又有一说是明崇祯年间,李自成的败军沿闽赣边界进入广东之后,败军中一些陕甘艺人在海陆丰聚班演戏所留下来的。

明末清初,广州方言地区及潮汕闽南语地区,都有西秦戏流行,清乾隆元年以前,西秦戏已经在广东广为流传。西秦戏的曲调有正线、西皮、二簧、小调四类,正线是主要声腔。西秦戏植根海陆丰之后,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的唱、白虽然沿用中州音韵,但曲文通俗浅显,加上艺人们不断学习吸收正字、白字等兄弟剧种和民间艺术的长处,丰富和提高自己,使它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别具风格与特色的地方剧种。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海陆丰拥有40多个西秦戏班,流行地区从原来的粤东、闽南、台北,扩大到广州、香港、澳门及东南亚等地。

鸦片战争之后,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西秦戏始终沿用中州官话,地域方言不同造成交流的不便,由于海陆丰的封建势力仍很稳固,又有足以维持自给的优越自然条件,使得西秦戏集中海陆丰,而偏安一隅少与外界剧种交流,也使它一直保持着固有的古朴风貌。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西秦戏发展和丰富了提纲戏,由于提纲戏是用大唢呐和大鼓、大锣、大钹等击乐伴奏,气派雄壮,既适应了城乡广场的演出,又迎合了群众酬神喜庆崇尚热闹的要求,因而给西秦戏开辟了一条从发展走向繁荣的道路。

1927年,海陆丰农民第三次夺取政权,在当时历时六年的海陆丰农民运动中,西秦戏和正字戏、白字戏,都得到保护和发展,向来被统治阶级视为“戏仔”,“脚底人”和下九流的艺人,也撑起腰板,开始了做人的权利,投身革命的风暴,充分发挥了他们和戏曲的作用与功能,在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随着1928年大革命失败、抗日战争爆发,海陆丰也曾先后沦陷,日本侵略军顾忌表演粗犷、激昂的西秦戏,偶有演出,则闹台禁演。国难当头,其间又逢大饥荒,民不聊生,仅存的几个班子也都散伙,西秦戏处于临频湮没的状态。1949年,只剩下一个满目疮痍的庆寿年班,迈着蹒跚步履,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之后,西秦戏重获新生,幸存在世的老一代艺人张汉标、罗宗满、曾月初、马富、曾炮以及名演员罗振标、孙俊德、周汉孙、唐托等,相继汇集到庆寿年班,把班主制改为集体所有制,改庆寿年戏班为海丰县工人剧团(后又复名庆寿年剧团)。1956年,庆寿年剧团接受政府登记之后,改名为海丰县西秦戏剧团,不久,收归国家。同年9月,文化科为海陆丰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个剧种大规模招生,从200多名报考的青年男女中,经过测试,录取20多名,分别充实到属下3个剧种的剧团,从此,西秦戏注入了新生血液,增强了力量。

然而西秦戏的发展是迂回曲折的,文化大革命到来,四人帮的专制,剧团又遭强行解散。1979年,在省文化局的扶掖下,才终于又恢复了海丰县西秦戏剧团。1991年和1992年先后参加第四届广东省艺术节和全国“天下第一团”展演,剧目《秦香莲》、《斩郑恩》及演员皆获佳奖。

西秦戏传统剧目有一千多个,其中较有影响的包括《龚克己》、《三官堂》、《贩马记》、《沉香打洞》等"四大弓马戏",《斩秦梅》、《斩梅景》、《卖猪仔》、《王阿七》、《柳世春》、《胡余骞》、《灵魂杯》、《射金钱》、《棋盘会》等"三十六本头戏",《斩郑恩》等"七十二提纲(武)戏",《回窑》、《葛嫩娘》、《秦香莲》、《赵氏孤儿》、《游西湖》等剧目也深受观众欢迎。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西秦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