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戏的化妆

戏曲舞台化妆是舞台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舞台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角色创造过程中显示其特征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也是化妆艺术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演员为适应剧中人物所要求的外貌特征,采用各种化妆技术手段(包括油彩、毛发、塑形材料、粘贴物等的应用),以达到可以使演员相应改变其面貌的能力,帮助演员面部表情,以符合剧中人物的需要,加强演出效果,使角色的形象在舞台上更鲜明、更生动、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为了适应表演的程式化需要,逐渐形成了按行当来反映人物性格的外貌特征,主要有生、旦、净、丑数行。

每个行当也按各自的特点规定了程式化的妆面,特别是净角的脸谱更是变化无穷,多种多样,而且极度夸张。这种独特的塑造人物的手法随剧目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传统技法。在传统的戏曲演出中,不同的舞台艺术形象,有其不同的脸谱,而不同的脸谱显露不同的人物个性。白脸的曹操给人以奸诈表象,红脸的关公给人以英雄色彩,这首先要归功于化妆的效果。人物的化妆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作为视觉艺术,它有语言难以表达的艺术效果。同时,它又是个性化和典型化的。

西秦戏艺人擅勾脸,历代传承有一套完整脸谱,大体分为“花面”、“毛面”、“面节”、“一画面”、“三块瓦”、“奸臣面”、“鸟屎面”、“特种面”等八个类型。中国民间文学泰斗钟敬文曾表示,西秦戏的脸谱与其他脸谱相比,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脸谱研究专家刘远也说过,西秦戏的脸谱,很多都是极为难得的珍贵谱式,甚至连知名的脸谱收藏家也未必见过。由此可见,西秦戏的脸谱不仅颇有特色,还十分珍贵,是戏曲艺术中的又一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