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戏的服装

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的特点之一就是套式化。上至皇帝,下至奴婢仆役、囚徒乞丐,各色人等,都有与角色身份、地位、职业、场合乃至性格相配的专门服饰套式。传统戏曲服饰的图案纹样具有特定的程式与寓意,在特有的面料材质及刺绣基础上,配合一定的色彩搭配,充分表现于蟒、帔、靠、褶、衣、盔、鞋等服饰中。特定的服饰能将人物形象和戏曲内容诠释得淋漓尽致,显示了戏曲服饰所独有的艺术概括力。传统戏曲服饰中的纹样一方面起到美观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地位和贫富贵贱的明显区别,戏曲服饰中的图案纹样同样继承了这一特点。戏曲服饰的纹样有一定的夸张和写意功能,是与所塑造的人物性格特点紧密相连的,这对美化戏曲人物、衬托故事情节和抒情表意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明代,表演艺术上的行当规制日趋成熟——体现出对生活的独特的艺术概括——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概括力给予了服装以重大的影响和支配.形成了衣箱制。衣箱制的完善,经历了很复杂、漫长的艺术探索历程。穿戴规制伴随着戏曲艺术整体发展而发展,不断解决有限的衣箱与无限的生活(剧目内容)之间的矛盾,最终地达到了服饰与表演在形式美上的和谐统一。

西秦戏传统的服装主要有,蟒袍、官衣、开氅、帔、褶(音学)子、八卦衣、坎肩、斗篷、青衣、宫装、旗袍、云肩、饭单、袈裟等,还要兼管玉带、朝珠、扇子、牙笏、手帕、腰巾和喜神(彩娃)。箭衣、马褂、大靠、茶衣、腰包、抱衣、打衣、制度衣、大铠、猴衣以及扣带、鸾带、丝绦等。三衣箱即演员所穿内衣、厚底靴、朝方、彩鞋、旗鞋、云履、福字履、彩裤、胖袄、僧鞋、薄底靴、大袜、青袍、龙套衣及塑形用品。

盔、帽、冠、巾四种,如帅盔、霸王盔、夫子盔、蝴蝶盔,纱帽、毡帽、罗帽、风帽,凤冠、如意冠、九龙冠,扎巾、软夫子巾、文生巾、高方巾、员外巾。此外还有演员头上所戴的网子、水纱、雉尾翎、狐尾、甩发、髻发、耳毛、发髻和各式各色的髯口,如黑、黪、白、红、紫色的满、三绺、扎、八字髯、一字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