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台别・和番》剧目介绍

西秦戏“八草传”之一唐代故事《二度梅》(又名杏元和番,一共43出)的其中一折,唱正线。

西秦戏八草传包括背解红罗(汉代故事,又名苏太真传,唱正线,一共20出)、双合明珠宝剑(汉代故事,又名马俊传,科白戏,一共27出)、锦香亭(唐代故事,又名安禄山传,唱皮黄,一共40出)、凤娇传(唐代故事,又名李旦走国,唱正线,一共30出)、二度梅(唐代故事,又名杏元和番,唱正线,一共43出)、天图霸(唐代故事,又名花子能传,唱皮黄,一共35出)、游江南(明代故事,又名正德传,唱皮黄,一共28出)、大红袍(明代故事,又名海公传,唱正线,一共40出),一共198出,其中文戏63出。占三分之一,余为提纲戏。

《重台别》是西秦戏花旦唱正线腔的首三本之一,也是小生、花旦的唱做并重戏。在历时二,三十分钟的表演中,演员不唱不白,在动听的大唢呐伴奏下,全靠精湛的表演手法去拓展剧情,淋漓尽致地渲染了陈杏元与梅良玉一对未婚夫妇在生离死别中的羞与恨,怨与怒,层层交织的思想感情和凄凉气氛,扣人心弦,悲剧效果强烈。

剧情简介:唐朝时,鞑靼起兵犯境。唐被打败,朝中文武百官束手无策,奸臣黄嵩、卢杞外通番邦,内害忠良梅魁(梅良玉之父)及陈东初(陈杏元之父),利用危机妄奏唐王,献陈东初之女陈杏元和番求和,从而以拆散梅良玉与陈杏元之姻缘。《重别台》就是写陈杏元奉旨和番,和未婚夫梅良玉在重台惨别的情景。

帏幕拉开,人物在吹打套曲牌子【宫娥怨】的演奏中,带戏出场。梅良玉开始“装鞍”,动作凝神持重,一招一式深情地表现了梅良玉此时对陈杏元的爱恋已经转化为惨别之痛,为她做好去国登程的准备工作。继之杏元贴身爱婢翠环登场“装轿”,那种细微不苟的动作,表现了主仆情深义重的关爱。送驾官党进带领兵士伺候一旁,痛苦万分,无言以对。最后陈杏元上场,侧身半面亮相,又反云手正面亮相,以袖拭泪。潜台词是:杏元就即将要告别白发高堂和众亲人启程远离家国和番去了。这时候在吹打牌子的烘托下,演员不唱不白,全凭台步、眼神、身段、翎子、手袖、扇子等功夫来拓展剧情,时间长达二十多分钟。当陈杏元一见世伯党进,羞愧万分,低下头来以扇遮面,回头转身抱着弟弟陈春生痛哭,手足情深,悲痛欲绝。面对未婚伉俪梅良玉,更是肝肠寸断,圣命难违,欲哭不能、欲诉无言,急转身又搂着翠环抱头饮泣……。这一连串刻意求功的无声表演,步步把戏推向高潮,悲剧效果强烈,令观众回肠激荡,叹为观止。陈杏元登上銮舆(虚拟),剧中运用演员的步法、身段和队行变化等一切手法,体现了走在山峦起伏、道路崎岖的漫漫长途中。国家级西秦戏传承人严木田老师在《西秦戏音乐唱腔探微》中指出:“《重台别》的[宫娥怨]吹奏牌子,是该剧七首套曲中的主题曲。每个人物的情绪变化,眼神示意,动作比划等,都得到极其美妙的衬托渲染。其中四十八小节的旋律乐曲,在历时二十多分钟的表演中,若照本宣科吹奏,势必出现音韵乏味,降低了戏剧效果。西秦戏传统的吹奏方法,历来采用七个调律轮回变奏,转调自如,旋律时而移位,时而拉音;节奏时而加快,时而缓慢。高明的吹奏师傅,通过运气功夫,弥补了半音关系不出现音差的效果,使剧情淋漓尽致地顺畅发展,显示了西秦戏的魅力和传统的演奏技巧……”。

人物行当:梅良玉(文生)、陈春生(陈杏元之弟,补小生)、陈杏元(花旦)、翠环(花旦贴)、番仔(小花贴)、昭君娘(正旦)、董吾(末)。


艺术指导——严木田

陈杏元——陈美珍

梅良玉——周丽莎

翠环——林小菊

党进——陈文辉

陈春生——陈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