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字戏的保护机制

白字戏,自流入海陆丰之后,便在这块适宜的沃土上扎根、繁衍。清末以来,有据可查的有荣贵顺等20多个专业戏班和更多的群众业余坐唱曲班活跃于海陆惠(东)城乡,为广大妇孺老幼所喜闻乐见。 

新中国建立后,白字戏获得了新生和发展,从新荣正顺科班解放出来的卓孝智(妈柏生)、叶本南(粒仔旦)、郑梓南,联合老艺人刘茂成、陈耀光等组织了一个民主共和班式的民艺剧团,1953年改名青年剧团,开始招收、培训女演员,1956年接受政府登记之后,再易名为如今的海丰县白字戏剧团,1960年县文工队并入,增进了新鲜血液,加强了领导。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新任团长林位均团结全团新老文艺工作者通力合作,从体制到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同时古今并举,既演古装,又演现代,这时候,一批经过改编、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白蛇传》、《陈三五娘》《山伯访友》、《白鹤寺》、《刘凤枝挂帅》和新编现代剧《社长的女儿》、《朝阳沟》、《沙家浜》、《盘石湾》、《红珊瑚》、《浜海风潮》、《海防线上》等,相继以其崭新的姿态展现在舞台,博得观众的赞赏,人们欣喜有加,庆幸白字戏走向新生,走向繁荣。

80年代时期的剧团,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它既有国家艺术团体具备韵机构设置,又有党团组织、民主党派(民盟、致公)成员,还有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何循禧作为团长兼党支部书记,团结一切力量,同舟共济,较好地全面开展工作。他首先抓好队伍建设,一面进行政洽思想工作,稳住艺术骨干力量专心剧团;一面不断招收、培训青少年,源源充实演员阵容。其次,抓好经济制度改革,发动群众,打破“铁饭碗”,通过讨论决定,实施了细致而又有效的基本工资加工分(含基础分、工种分、角色分)的灵活浮动分配制度,博得全团拥护,因而出现了人人苦学艺、个个争演戏的新局面,蔚然成风。这样一来,既发展了艺术,又巩固了剧团。

体制改革了,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随之而来。连年来,平均每年演出190台戏,创收68万元,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1994年竟攀越210台的高峰,突破了80万元大关,创历史上的最佳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