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字戏的脚色行当
白字戏的行当承袭宋元南戏的行当体制,在《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等早期白字戏剧目中基本上以生、旦、净、末、丑、贴(占)、外七个行当扮演各色人物。后来白字戏的行当分类逐渐细化,如生行分为小生、老生、武生,旦行分为乌衫、蓝衫、老旦、花旦,还从原来的贴(占)中演变出彩罗衣旦(小旦),丑行分得更细,并形成以生、旦、丑、净四大行当下的细分行当体制。
一、生,分为小生、老生、武生,多表演正面人物形象。
小生:多扮演书生一类的青年男子,一般也是剧中男主角;重唱工。
老生:多扮演端庄持重的中老年男子,挂髯口,唱做并重,唱声以苍劲、洪亮为佳。表演技巧以髯口工见长。
武生:多扮演年轻男性武将。
二、旦,分乌衫、蓝衫、花旦、老旦、武旦。其中乌衫、蓝衫合称正旦,多扮演剧种女主角,花旦多为女配角。
乌衫:多扮演端庄贤淑的贤妻良母和贞洁烈女。重唱功,尤以哭腔见称。
蓝衫:多扮演官宦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多演正面人物,做唱并重。
花旦:又称彩罗衣旦,主要扮演村姑、婢女等年轻女子形象。多数以正面配角人物出现。
老旦:又称婆旦,扮演上至皇亲贵妇下及民间贫妇的老年妇女配角形象,重唱工。
武旦:扮演江湖侠女、巾帼英雄,多为豪爽多情正面人物。
三、丑,白字戏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行当。官袍丑、项衫丑、女丑、踢鞋丑、裘头丑、老丑、小丑。
官袍丑:多扮演州、县级的知府、县令等官吏,也可以扮演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驿丞狱吏等其他各色官场人物。
项衫丑:多扮演花花公子,扮演多模仿皮影动作。
女丑:多扮演恶妇以及市里的媒婆、鸨婆等,也扮演老实而风趣的乳娘、农妇等中年妇女。
踢鞋丑:又称作武丑,多扮演正义豪爽,爱打抱不平的江湖侠士和其他下层人物,重腰腿工,常带有特技表演。
裘头丑:多扮演老实憨厚的青壮年贫民或具有正义感的剧中其他中青年人物。
老丑:多扮演忠诚老实的老仆和风趣正直的艄公、店家、更夫等人物。
小丑:分两类,一类是未成年的童丑、一类是地痞流氓、爪牙恶棍。
四、净,又称乌面,多扮演有身份地位的中老年男性,上自天子王侯,下至草莽英雄、土豪恶霸,正反、文武人物皆可。少唱、多用炸声道白,注重“喝头”及架子工。按表演风格分为文乌面、武乌面。
文乌面:多扮演奸臣,按剧目需要也有扮忠臣,如包拯。
武乌面:多扮演武戏中的武将,文戏中按需要也有武乌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