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字戏的音乐概述
白字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唱腔不断地汲取外来剧种唱腔音乐之长,并结合本地民歌小调,店堂音乐等音乐元素,逐渐融合形成一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以曲牌连缀与板式变化相结合的唱腔音乐体制。在明代中后期标志白字戏形成的几个剧目如《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中,其唱腔基本上因袭南戏的曲牌连缀体制,但在具体曲牌应用上已经有许多突破,显得比较灵活,《金花女》已经显示出联曲体与板腔体相结合的雏形。入清以后,白字戏又进一步受到属于板腔音乐体制的西秦戏,外江戏的影响,板式变化更加丰富多样,而曲牌的规范与作用更加弱化,甚至解体。到了清中叶以后,由曲牌中的滚唱发展而成的“对偶唱”在白字戏中已经十分盛行。这种“对偶唱"类似于潮汕歌册的七言字母句式(上句为字句,下句为母句。也有五言,三言等其他七言句式),不受曲牌句格限制,可以根据剧情和人物感情需要通过板式的变化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对偶曲的广泛运用,标志着以曲牌连缀与板式变化相结合的白字戏唱腔音乐体制的成熟。此后至今,白字戏唱腔一直保持着这种音乐体制。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白字戏为童伶制,文盲的童伶学习全凭教戏师傅口传心授,白字音乐唱腔一直以口传的方式代代相传,很少有完整记录的曲谱(个别唱段有”公尺谱“,”锣鼓谱“)教戏先生一般在戏目抄本中用几个简单的符号作为演唱提示,如?或?表示唱,8表示重复句,L表示翘板(即弱拍或后半拍起唱),\表示拖腔或散板等。到了60年代初期,海丰县白字戏剧团组织了以黄琛、黄允强李启忠三位编曲为主的音乐调查组,通过对老艺人的演唱记录,对旧曲本的整理,采用简谱记录下一套传统白字音乐唱腔资料,计有各种类型的曲牌75个。
白字戏的唱腔音乐,大体上与潮剧相同,二者在曲牌,板式,调式等唱腔音乐元素,曲牌结构以及运用上均无二致。差异在于:首先,在音乐风格上白字戏比较古朴,保留许多明清时期的戏剧音乐样式。其次,白字戏唱腔还有浓郁的海陆丰地方特色。白字戏是用海陆丰方言去演唱的,这使其唱腔有别于用潮州话演唱的潮剧唱腔;它的民间音乐成分比潮剧更加浓郁,保留更多的佛曲,法曲等庙堂音乐以及渔歌,山歌等民间歌谣,并且都呈现海陆丰地方色彩,特别是“啊咿唉”拖腔更是白字戏所独有。
总体而言,白字戏唱腔曲牌数量有限,旋律比较单调,变化不大,且喜用字母句滚唱,显示出海陆丰祭祀戏曲质朴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