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字戏的综合概述

白字戏是一个多源流、多声腔的古老稀有剧种,流行于广东的海陆丰、潮汕地区和惠东一带以及香港、澳门海陆丰裔社区。当地人将本地方言称为“白字”,因此用本地方言演唱的戏就叫白字戏。闽南、潮汕、海陆丰同属闽南语系的不同方言区,故白字戏之前也有老白字、潮州白字和南下白字之分。老白字指的是闽南地方戏,潮州白字即是当今潮剧,南下白字就是海陆丰白字戏。

上晋至晚唐期间,中原曾有三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大批中原移民向南方迁移,部分移民由中原直接迁徙到海陆丰,大部分移民由中原迁徙到福建后辗转来到海陆丰,老白字戏也随着移民从闽南流入海陆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宋以来封建文化较为发达,民间祭神祭鬼必用戏剧,历代相承,形成了注重戏剧的风俗习惯。加上海陆丰的民间艺术十分丰富,从而促使白字戏更具特色。明清时期,白字戏在海陆丰地区已十分活跃,盛演白字戏的海丰城隍庙戏台、捷胜城隍庙戏台均在明洪武年间建成。清咸丰年间白字戏有三十多个班社活动,光绪三十四年,海陆丰白字戏也拥有近二十个班社。

白字戏又俗称“白字仔”、“弄仔戏”、“哎咿嗳”。主要由“弄仔”(童子)用方音演唱。因白字戏过去属童伶制,至今仍存旧时潮汕海陆丰的民间风俗“关戏童”遗俗,并以滑稽戏弄为主。白字戏在粤东地区演出历史久远,渊源于宋元时南戏的泉调、潮调,并吸收了明代中叶以后流行闽东南的正字戏的很多东西,进一步与海陆丰地方方言、民情风俗、民间艺术相结合而形成。入清以后,又出现了上半夜演正字戏,下半夜唱白字戏的“半夜反”演出形式,但由于它没有大袍大甲戏,艺术上趋于向柔美方面发展,形成轻歌曼舞的风格。

鸦片战争后,农村小农经济迅速破产,白字戏由兴盛走向衰落,海丰西路的粤剧,以及东路的潮剧,不时来往于海陆丰等地演出,白字戏为了稳住阵脚,开始着力发展“文戏”。从潮剧中吸收了一些新剧目,以招徕观众。这主要以新编的地方故事剧目为主,如《剪月容》、《审冯旭》、《李唔直》、《铁剪刀》、《滴水记》等,是通过延请潮剧教师来教授。这时潮剧的音乐声腔,已有很大的发展,和白字戏已有很大的差异,故此这类剧目另成一格,被称为"潮音反线戏"。同时,白字戏的本地教师,也根据当地的民间故事编演了一些剧目,如《稔山案》、《一板打死江西王》等,称为"白字反线戏"。

大革命时期,海陆丰戏曲艺人,在彭湃同志的领导下,于1925年10月成立了梨园工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和宣传工作。彭湃同志以白字戏的形式写过宣传材料,其中"咚咚咚,田仔骂田公"一曲,影响极广,老幼能唱。

由于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日甚,随着日寇的入侵,国民党的强征暴敛,使农村经济破产。1943年大饥荒,更加让戏曲无法演出,艺人流离失所,很多成为饿殍。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白字戏已经快陷入“广陵曲散”的绝境。

新中国成立后,及时抢救了海陆丰白字戏,正字以,西秦戏三个地方剧种,白字戏成立了第一个合作性质的班子,即现在海丰白字戏剧团的前身。“文革”前十七年,对白字戏做了大量的整理改革工作,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1962至1963年间,白字戏进入了新生时期。整理上演了《白鹤寺》、《白蛇传》、《访友记》、《书琴缘》、《天门阵》、《白罗衣》等优秀传统剧目以及改编上演了《金菊花》、《红珊瑚》等现代剧,受到观众欢迎,《白鹤寺》和《访友记》中的“访友”一折,收入《中国戏曲志·广东卷》。

文化大革命“四人帮”篡权时期,白字戏被诬为封资修黑货,剧团被强迫解散。直到粉碎“四人帮”后,1979年3月重建了海丰白字剧团,剧目《金叶菊》、《刺吕后》、《白罗衣》、《放走曾荣》等的演出,很受群众欢迎。白字戏重新恢复后,业余剧团、曲班有如雨后春笋,又遍及城镇农村。但是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和审美的多元化,其演出市场也在逐渐萎缩,传统剧目和富有特色的行当艺术及其他舞台艺术等有些已濒临消亡。

白字戏主要剧目大锣戏有《英台连》、《同窗记》、《高文举连》、《珍珠记》、《教子连》、《三元记》、《蒋兴哥连》、《珍珠衫》;小锣戏有《陈三连》、《荔镜记》、《苏六娘》;民歌戏有《闹花灯》、《骑驴探亲》;反线戏有《剪月容》、《李唔直》;科白戏有《天门阵》、《双白燕》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为《白鹤寺》、《访友》等,并改编上演了《金菊花》等现代戏。 脚色行当m则分生、旦、占(贴)、末、婆、丑、净。唱腔曲调结构以曲牌联套体为主,也有部分板式唱腔。分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与正字戏和潮剧颇多相同。有帮腔,一个角色唱曲时,其他角色可随意接唱。其拖腔和帮腔,末句必续以“嗳咿嗳”或“啰嗹哩嗹柳嗹”的有声无字拉腔。这种腔调来自南曲,后又吸收当地的“师公歌”、渔歌,使唱腔富有地方特色。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白字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