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字戏的发展

早期的白字戏与疍、畲土著文化融合,接受方言渔歌、民歌小调等民间艺术和福建道、佛曲的熏陶,逐步形成地方色彩浓烈的民间小戏。宋元南戏传入闽南粤东,与地方小戏融合而成泉腔潮调,产生了《荔镜记》等传奇剧本,白字戏也脱离“两小”、“三小”状态,发展成为有生、旦、丑、净、公、婆、贴七行的“七子班”。明代中叶以后,属于高腔系统的官腔戏剧(正音戏)流行闽南粤东,白字戏接受正音戏的影响,以“土语唱南北曲”,移植了一批以长连本戏为主的传奇剧目,按唱腔音乐特点称为大锣鼓戏,以区别于原来的小锣鼓戏。入清以后,又出现了上半夜演正字戏,下半夜唱白字戏的“半夜反”演出形式。

明清时期,白字戏在海陆丰地区十分活跃,清咸丰年间白字戏有三十多个班社活动。明末时期,白字戏已十分流行。光绪三十四年,海陆丰白字戏也拥有近二十个班社。

鸦片战争后,受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农村小农经济迅速破产,白字戏也走向衰落的道路。这时白字戏出现一些从正字戏中学习搬演过来的"科白戏",这类戏的"场口"、"科介",都有一定的程式可依。由于"科白戏"的上演、流行,使原来的曲戏丢失不少,唱工艺术也就因之倒退。但从另一方面看,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提纲戏也给演员在表演艺术创造上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所以,"科白戏"的出现,对于白字戏来说,有功也有过。 鸦片战争后,海丰西路的粤剧,以及东路的潮剧,都有很大发展。他们不时来往于海陆丰等地演出,白字戏为了稳住阵脚,也着力发展"文戏",因此就从潮剧中吸收了一些新剧目,以招徕观众。

大革命时期,海陆丰戏曲艺人,在彭湃同志的领导下,于1925年10月成立了梨园工会,并作出改良戏剧的决议,编演了《彭素娥》等反封建反压迫的戏和宣传革命的歌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43年大饥荒,戏曲无法演出,艺人流离失所,很多成为饿殍。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白字戏陷入了"广陵曲散"的绝境。新中国成立后,及时抢救了海陆丰三个地方剧。白字戏成立了第一个合作性质的班子,即现在海丰白字戏剧团的前身。1962、1963年,白字戏进入了新生时期。期间,剧团人员整理并上演了《访友记》、《白罗衣》等优秀传统剧目以及改编上演了《金菊花》等现代剧,受到观众欢迎,《白鹤寺》和《访友记》中的"访友"一折甚至还被收入《中国戏曲志·广东卷》。 "四人帮"篡权时期,白字戏剧团被强迫解散。1979年3月,在各界的努力下,海丰白字剧团得以重建,后来所演出《金叶菊》、《刺吕后》、《白罗衣》、《放走曾荣》等剧目,再一次获得了观众的赞赏。白字戏重新恢复后,业余剧团、曲班有如雨后春笋,又遍及城镇农村。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白字戏曾一度获得发展和繁荣,后随着娱乐产业的发展和审美的多元化,其演出市场逐渐萎缩,白字戏的传统剧目和富有特色的行当艺术及其他舞台艺术等已濒临消亡。所幸的是,随着国家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的加大,2006年5月20日,白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