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戏的乐队体制与沿革
花朝戏的乐队,在旧时称作文武场,又称场面。其中,文场负责管弦,武场则负责锣鼓。
在花朝戏早期的演出中,文武场的位置都设立在台中靠后的“拜师台”两侧,文场坐左,武场坐右。其中,武场又分上、下两手,上手司鼓、板,下手掌锣、钹。作为文场主奏乐器的唢呐,则由头手师傅吹奏,其他乐手操二胡、椰胡、三弦、胡笛等。
乐队由五六人组成,除鼓板与唢呐设置专人外,其它乐器皆由乐手或演员兼操。常见伴奏形式为锣鼓过门,丝弦伴唱,唢呐包腔,场面人员还要兼唱帮腔。
这样的形式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当新中国成立后,花朝戏就从乡村的草台进入了城市的舞台,从此,文武场也有了很大变化。乐队位置已移至台侧边幕内或台前乐池中,伴奏乐器增加了高胡、板胡、杨琴、琵琶、笛子、笙、单簧管、大提琴、阮;打击乐器在原有的高边锣、马锣、单打、铙、钹、木鱼、堂鼓等基础上,增加了班鼓、拍板、低音鼓、大锣、吊钹、碰铃等。由高胡代替唢呐作主弦乐器,高边锣作主锣,乐队由班鼓指挥。
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现代戏的演出需要,花朝戏乐队还曾引进京锣作为武打场面的专用锣,并用上了小提琴、长笛、小号、圆号、电声乐器等西洋乐器。乐队人数一下子从当初的五、六人增至二十多人,并且尝试在主要的唱段使用配器的方法伴奏。不过,由于各种主观、客观的原因,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尝试大部份未能坚持下去。
现在,花朝戏的乐队大多数还是回归到高胡、二胡、杨琴三大件为主的民族乐队建制,人数通常在十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