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戏的存续状况

在2006年花朝戏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书中,紫金县文化部门这样形容了当时花朝戏的处境:

1、市场萎缩。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文化生活多元化趋势下,花朝戏演出逐渐被冷落下来。新生代追求时尚,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减退,城市舞台再难有花朝戏的立足之地,即使在乡村,也只能靠一些节会,靠某些机构或个人出租包场,勉强维持一定场次的演出。演出区域由过去的十几个县、市,退缩到现在的三、四个周边县、市。专业剧团每年演出场数由高峰期的三、四百场,锐减至百场上下。民间剧团也纷纷解散,所剩不多。

2、经费不足。紫金县地处山区,是广东省重点扶持的山区贫困县之一,经济比较落后。地方财政对花朝戏的补贴,虽不时有所增加,社会各界也有一些经费资助,但还是很难保证日益增加的支出。设备陈旧,专业剧团演员待遇偏低(现人均月工资不足600元),新剧目生产举步为艰,演出质量无法保证。这些又反过来直接导致演出场次和收入的减少。

3、后继乏人。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流动本是好事。然而对于花朝剧团来说,是流入的少,流出的多,流出的又多为年富力强的艺术骨干,留下的也奈不住清贫,奈不住寂寞,在等待中苦苦地支撑着演出。县花朝剧团曾先后来过6位艺术院校毕业生,如今一个不剩;原来拥有的较整齐的编导队伍,也早已门类不全,民间剧团艺术人员,为了生计,纷纷改行。艺术人才的青黄不接,是影响花朝戏生存和发展的致命伤。

4、资料不全。新中国成立初期,紫金县曾有过两次较系统的花朝戏普查,记录了大量剧本及有关资料。可惜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作“四旧”销毁了。现存资料,是编撰《中国戏曲志》时搜集的。时隔20多年,老艺人去世不少,能收集的东西有限。这对花朝戏的传承、研究,带来不少困难。

其实,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带动的公众娱乐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正是中国所有戏曲市场迅速萎缩的根本原因。

在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号召下,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相应采取多项保护措施,如:成立花朝戏保护领导小组、制订花朝戏保护方案,印发在中小学普及推广花朝戏艺术的通知等。为了传承、发展、普及花朝戏艺术,弘扬优秀客家传统文化,自2009年9月份起,紫金县花朝戏剧团和花朝戏研究室在紫金县城第一、二、三小学开始开设“花朝戏”试点教学课程,并逐年推广。花朝戏艺术从此进入课堂。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紫金县花朝戏剧团和花朝戏研究室认真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进行剧目的创作、研究、建档、保存,排演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