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戏的发展
花朝戏形成前后,紫金县常有粤剧、采茶、汉调及木偶戏演出,特别在抗日战争期间,更有不少粤剧班从沦陷的广州、惠州逃难到这里演出,人称“粤剧上江”。紫金县的蓝塘、古竹等地也出现了本地的粤剧戏班,并常有粤剧和花朝戏同台演出的景象。
花朝戏艺人从中吸收了大量剧目故事、小调和表演技艺,从而使花朝戏的艺术表现力得到明显提高。当时,紫金县有十九个花朝戏班,一百多名艺人,涌现了叶木养、余南育、邹四、黄桂亮、钟甲光等一批知名演员,他们的足迹遍及紫金、五华、惠阳、河源、龙川、兴宁、海丰、陆丰等县山区农村。每次外出表演,总能深受群众的喜爱。
尽管如此,旧社会封建势力仍把花朝戏班视为下九流,并以有伤风化为由,禁止戏班人员进城,一些艺人还因此被抓,受尽牢狱之苦,加上战乱和灾荒,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大多数戏班解体,艺人或逃难异乡,或弃艺归农,花朝戏濒临湮没境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紫金县文化部门便着手对散落各地的花朝戏艺人进行普查,组织力量搜集记录有关资料,扶持当地老艺人重新集合起来恢复花朝戏演出。1954年,升车乡业余花朝戏剧团编演的《老少开心花》参加粤东区业余民间艺术汇演,后经修改更名为《八十老翁跳花朝》参加广东省农村业余文艺汇演,演出获得奖励,艺人受到鼓舞,县文化部门也进一步加以重视,于1957年成立由老艺人和文化干部共同参与的紫金县花朝戏艺术研究小组,开始对花朝戏传统剧目、音乐唱腔曲牌等进行系统记录整理,并组织演出队下乡巡迴演出,一些乡村也相继成立业余花朝剧团,于是,花朝戏又在全县各地舞台上普遍活跃起来。
1958年,随着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紫金县花朝戏剧团的建立,一批新文艺工作者进入剧团工作,花朝戏进入长足发展时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工作方针指引下,新老文艺工作者努力探索花朝戏改革创新道路:开始建立了编剧、导演、编曲、舞美设计体制,使剧目生产纳入有序、规范轨道;大力开展新剧目创作、传统戏整理改编和移植外地剧本工作,丰富上演剧目;为适应剧目题材多样、演出规模扩大的需要,大胆打破“三小戏”体制的局限,建立更细的脚色行当分工体制,并吸收水袖身段功加以运用;唱腔音乐在采用曲牌联缀形式的同时,尝试运用板式变化来设计新腔,以丰富剧种音乐的表现力。
近半个世纪实践证明,花朝戏的改革创新努力是卓有成效的。《卖杂货》等传统戏,经过整理加工后长演不衰,《苏丹》等数以百计的创作、移植剧目源源不断搬上舞台,全县还有十几个业余花朝戏演出队伍竞相演出,花朝戏的影响不断扩大,曾先后五次参加广东省文艺汇演或艺术节演出,1992年参加“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1997年应邀赴香港演出,周恩来总理曾于1963年亲切接见《苏丹》剧组主要演员。经过几代艺术工作者的努力,花朝戏已从昔日的“三小戏”逐步发展成为行当、声腔、表演日臻成熟的地方戏曲剧种。花朝戏的艺术成果,还有她所体现的客家地区人文精神、民俗民间文化形态,以及宗教与戏剧起源、戏剧活动关系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得到社会重视和认同,其有关材料已被收入《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2006年,花朝戏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