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剧种整体介绍

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

和花朝戏2006年同

时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目前它们

都只有一个专业剧团

它们都有古老的历史

和辉煌的时期因此

有着戏剧活化石的美称

正字戏,又称正音戏,用中州官话演唱。因当地称中州官话为“正字”或“正音”而得名。正字戏来源于南戏,明初由浙江传入福建、广东后,又吸收了各种声腔的因素而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曾在潮州闽南流行,还到过香港和东南亚一带演出,后植根海陆丰。正字戏是一个有多种声腔的古老珍稀剧种,唱腔音乐包括正音曲(又称大板曲、有弋阳、余姚、海盐、青阳、四平诸腔成份)、昆曲以及乱弹、杂调。在一百七十多出文戏中、正音曲剧目占百分之六十多,昆曲、正音曲与昆曲兼唱的剧目占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余为乱弹和杂调剧目。还有两千多出武戏(提纲戏),大多没有详细文字剧本,用吹打牌子伴奏。

正字戏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秦戏,植根海陆丰,流行于粤东和闽南、广州、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也有它的足迹。唱腔道白均用中州官话,属多声腔的板式变化体剧种。主要声腔有正线、西皮、二黄以及昆曲、小调。正线是西秦戏本腔,其剧目占全部剧目的三分之二以上,西皮、二黄是后来从皮黄剧种吸收过来的。

西秦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珍稀剧种。初考系明末西秦腔流入粤东后,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后来又吸收西皮、二黄、昆曲等声腔和正字戏的部分剧目、南派武功丰富自己,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别具风格特色的剧种。

西秦戏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字戏,俗称白字仔,南下白字,因唱腔衬字多用“哎咿嗳”,本地人又称它为“哎伊嗳”。用海丰“福佬话”演唱。流行于海丰、陆丰、潮州和漳州、泉州一带。由宋元时期的南戏与闽南粤东的地方小戏和其他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白字戏”是多源流、多声腔的古老珍稀剧种。有悠久的形成发展历史,至今还保存有许多古代戏剧重要发展阶段的艺术形态。随福建移民进入海、陆丰扎根后,吸纳本地的竹马、钱鼓、渔歌和潮剧音乐等,改用当地方言演唱念白,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白字戏的唱腔音乐以曲牌连套为主,也有部分板腔变化体的唱腔,用人声帮腔。曲调有“重六”、“轻六”、“活五”、反线和当地民歌小调等。按其唱腔音乐特点分为大锣戏和小锣戏两类。大锣戏多唱正字戏的正音曲、小锣戏又分为正板小锣戏、反线戏和小调戏三种。有传统剧目一千多个。

白字戏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朝戏,民间小戏剧种。源於紫金县乡村的“神朝”祭祀形式,用客家方言演唱,流行于广东东部客家话地区。

明、清以来,紫金县大凡庙宇落成或诸神诞日,乡人必请巫师设坛祭神。巫师扮作巫公巫婆,边歌边舞,祈神消灾降福。后来,神朝艺人为了取悦观众,常在做完神朝后加插笑话和滑稽动作,演唱轶闻趣事。因这种表演谐趣花俏,与虔诚肃穆的神朝形成鲜明对比,人们称之为“花朝”。清末民初,艺人叶春林把“花朝”从“神朝”中脱离,单独演出,逐渐形成戏剧形式,并组建专业戏班。

花朝戏有传统剧目上百个,曲白浅显易懂,表演载歌载舞,脚色行当一般只有小旦、小生、小丑。唱腔音乐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间小调组成,也采用部分客家山歌,约有曲牌百余个。

花朝戏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